中國產業面臨的四大挑戰

值此兩岸交流有了大進展的時候,大家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三通、觀光、房地產和投資等項目,對於中國大陸產業環境的變化,其產業轉型的情況和中國整體經濟對世界的影響,特別是其製造業從單純加工,逐漸有許多業者變為跨國公司,大有全面挑戰美、日、歐等國的跨國企業霸權地位的趨勢,我們不但在台灣一般媒體上看不見任何有意義的報導,甚至於社會其他部門也很少有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某些高科技和傳統製造業,因為我們掌握國際行銷管道加上累積的技術經驗而略佔優勢之外,其他如技術創新,大陸市場經銷,世界性品牌的建立都遠遠落後,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台灣產業不但很難繼續在加工技術、國際行銷領先下去,而且更難在創意創新,市場掌握等方面占一席之地,搞不好連獨立營運都將受到威脅。

另一方面單就加工業而言,大陸生產環境已經面臨一些挑戰,所以在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前有許多專家建議高科技台商基於中國投資環境變差,而要重新考慮全球佈局的策略。譬如臺北商業週刊(2008/4/14)曾刊載林景驊先生以「麥肯錫觀點」的一篇短文,認為中國產業面臨的至少有四大挑戰︰1.勞工成本增加,大陸沿海每年平均薪資上漲幅度高達13%~14%,再加上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約法,可能使勞動成本再增加15%~20%2.人民幣匯兌美元已經增值20%以上,還有上升的壓力。3.原物料價格急速上漲,而水電、交通等基礎建設也趕不上產業成長的速度。4.中國產業政策的轉向,計對高污染、勞力密集的產業取消稅賦優惠,而終究會影響到高科技製造業中勞力較密集的廠商。

林先生建議站在台商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區域和全球佈局,拓展中國大陸以外的製造網路,他指出︰「面對地利、人和優勢不再的趨勢,中國大陸的台灣高科技廠商該思考的是如何站在對岸的成熟果實上往下走,讓自己準備好下一步的區域佈局。另外,中小企業如果要朝向附加價值高的一端移動,是值得鼓勵的,但如果大多數廠商仍不得不逐水草而居,那麼就得做個有能力的牧人,累積自己運籌管理的能力,最終成為一個全球的工廠管理者」。顯然地林先生認為台商可以認真考慮到其他新興市場的生產基地逐水草而牧之,不一定要守住中國大陸這塊水草可能會枯竭的地方。

林先生所指出的四大現象,的確是中國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它們雖然會造成一定的困擾,但是因此就認定中國產業環境變差到台商要另尋他地,做個逐水草而居的牧人,則大有商榷的餘地。

首先根據有些國家過去的經驗,勞動成本和匯兌率的增加,企業自有一定的因應能力,譬如提升生產力,嚴控人力資源浪費等。中國內陸可釋放的農村勞動力至少還有3億多萬人,所以勞資增加的問題,中國還有很大的能力可以自我調適。至於原物料上漲的情形,也要看其嚴重的狀況而定其損害力的大小,何況過去十多年來先進國家享受通貨穩定的好處,本來就是因為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中國所提供的廉價產品所賜。

一時的通貨膨脹不過是響應被壓抑已久的漲價壓力,同時最能夠應付原物料的上漲或者因此受益的地區,除了少數原料供應國如APEC的成員以外,像中國這樣世界製造業的龍頭,因為內部市場和外匯存底的優勢,而較之其他單純勞資低廉的區域,有能力應付原物料上漲的問題(譬如最近中國庫存基本糧食為年產量的30%,超過聯合國設定的18%-20%的安全標準,所以米價未有波動)。至於產業政策的轉變,其實適度的調整,也自有其正面意義,何況中國人一向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因應之道。後來石油、礦產、玉米和小麥的漲價僅是簟花一現,經濟一衰退,馬上跌到谷底,儘管從長遠世界經濟發展來看,原物料的漲勢是無可避免的。,

但是自從華爾街金融風暴和世界經濟大衰退以來,中國的出口貿易銳減四分之一,剛開始沿海一帶譬如東莞的工廠紛紛倒閉,甚至有工人索取工資引起暴動,後來都由當地政府出面順利解除社會動盪的危機。那時候中央政府本來為避免經濟過熱採取緊縮銀根壓制房價和股市,但是因為國際情勢突然變化,北京在短短兩三個月內180度轉向,主動推出4兆人民幣促進國內開發和農村消費,同時原本已進行的四川地震災後重建,更是火熱向前推動,結果自2009年初到同年八月已經見效,一度下修GDP成長率為6%的,又上看8%以上。同時還帶動周邊鄰國的經濟成長,共同避開了大衰退的困境,跌破許多西方專家的眼鏡,讓準備看好戲的人大失所望,反過來吹捧中國已是超級強國,可以和美國合組G2聯盟。好笑的是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又馬上高唱中美聯盟失敗,G2即將拆夥等無稽之談。照我的觀查中國並沒有隨之起舞,還是很穩健地實行加快內部開發政策,積極採購原物料,維持美國國債小幅度增加等政策。在國際間則一面呼龥美國控制預算赤字,保證美元幣值,一方面積極參加國際會議,扮演適當的角色,向國際金融機構如IMF提供現金援助,表現得相當的理性和適中。

1978年開放以來,短短三十年中國在許多民生工業到電子工業,甚至高科技,從零開始一躍而為「世界工廠」,有些產業還進一步擺脫「加工」的枷鎖,取得各該項的領先地位,不受制於既有的跨國企業,邁向所謂「大國崛起」,這其中的道理究竟是什麼,實在值得大家用心研討。

中國自清朝末期以來積弱已久,工業生產不但落後,甚至無法應付國內所需,還要大量進口,貿易逆差數十年。可是改革開放之後的30多年,鋼鐵,煤碳產量躍升為世界第一,其他許多工業產品全球佔有率50%以上者至少有電視、冷氣機、微波爐、數碼相機、手機、海運貨櫃、玩具、打火機、建築吊杆、縫紉機等。這樣的成就在70年代是無人可預測的,更何況其工業生產能力還不斷在增漲中,市場佔有率也必然越來越大。由於中國擁有未充分開發的內需市場,所以它的經濟成長,可採雙軌制,也就是內外兼顧,不須倚靠單一市場,彈性很大。
根據”Dragons at Your Door”一書,作者開章明義的指出,中國不再是製造廉價劣質產品的加工區,而是名符其實的許多產業主要的「製造者」,而且也逐漸孕育出整批生龍活虎般的企業,顛覆西方國家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並能獨創一格,其市場佔有率和創新能力直接威脅甚至取代既存的跨國公司。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