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從廉價加工到高科技產品的製造,從純製造業經過工藝、設計、研發而進入某些企業的領導地位,進一步樹立品牌,直接參與銷售和售後服務,這種不僅是量的增漲、質的改進,而且是經營模式的創新,成功轉型為許多產業的翹楚,呈現無窮潛力的可怕競爭對手,這些龍的傳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而這一切背後因素又是什麼? 讓我們先就其內在因素說起︰
1. 廉價勞工不僅是「加工」生產部門的利基元素,而是要呈現於高檔技術,研發和其他經濟活動等各方面。中國基層勞工儘管近年來有一億5千萬自農村流向都市,從事非農業工作,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仍然有4億5千萬勞動人口,其中至少有3億4千萬可以被釋放出來,脫離「農務」成為工廠和服務業的生力軍。因此企業界可以找到廉價和非技術勞工的來源至少數十年不虞匱乏。也許沿海工業地帶會有勞工缺乏的現象,但都是短暫的一時失調,不足以妨礙長期經濟發展,根據過去的經驗這些非技術勞工,只要給於適當職工訓練,相當比例可以很快成為技工,而不會像其他未開發地區,很難提升勞工品質。
像台灣過去一樣,中國教育近年來質量提升的成效是其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2005年有340萬大學生投入職場,這是五年前的3倍,這種成長率持續進行中。2006年的大學註冊人數已經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排名第一,到了2009年畢業人數已有超過600萬。另外職業或特殊技術培養訓練機構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對經濟成長的助力可能遠大於正規大學。
就是因為這樣的人才充沛供應,工資水平始終僅及美國的1/20至1/5,即便考慮生產力的因素,工資至多也僅及一半,何況中國勞工生產力由於教育普及等因素比其他地區更快速提升,所以廉價工資的優勢將持續最少20到30年。
2. 由於中國長時間實行計劃經濟,有許多國營機構,特別是學術研究機構,如電子計算器研究院(ICT),過去累積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和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可以免費或非常低廉地轉移給營利的關係企業,使得這些衍生出來的企業能夠大量減縮資本需求而具有低成本優勢。國營的研究機構可以不考慮投資報酬率,不受短期回收的壓力,幫助新興企業成功踏出第一步。Lenovo的前身聯想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在1984年由電子計算器研究所(隸屬中國科學院)協助成立,當時根據「國有民營」政策,成立學辦公司,原資本僅為20萬人民幣。
事實上,這種公私合營的混合型組織架構,可以將許多國有智慧財產從低效率的國有模式解放出來,透過民營模式充份利用和發揮,造就了不少發展極為迅速的大企業,這也是中國才有的特殊新興產業模式。
3. 上述中國特有的公私合營企業模式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那就是公司管理階層常有較大的經營權,管理和股權分割明確,不像歐美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持續受股票市場的壓力和少數大股東的干擾,造成不得不短線交易的考量,嚴重妨害公司的長期利益。
這種現象恰恰與國營事業沒有效率,沒有彈性,過度僵化和官僚化相反,而可以充份發揮創業家(entrepreneur)長處,使管理階層敢於冒風險而開展業務。也許這正是鄧小平最先提出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值得經濟學家進一步研究。在這種架構之下,企業多半有優厚的獎勵辦法,任何項目一旦成功,參與者都會得到很好的回報。這等於鼓勵經理人敢於創新和開拓新技術、新市場,萬一遭遇困難,則有國營機構做後盾,有時甚至吸收損失。這一種新的經濟發展試驗,在已開發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完全沒有出現過,而在其他正開發中地區大概也很難複製這樣的經驗。
同時因為股權有相當部分屬於公股,受到政府的監督,所以不會由少數大股東和管理階層勾結,不顧小股東和員工利益而為所欲為。
4. 中國沿海和內陸發展的巨大不平衡,從正面意義來看,正好提供許多沿海工廠遷移的空間。內陸各省從湖南、湖北、江西到廣西和雲貴高原,儘管地理環境有所不同,但是人力本質的差異有限,何況這些地區的居民,數以百萬計在沿海各地經過現代化過程的磨練,很容易變為故鄉的「急先鋒」,對於工廠移植,可以起關鍵性的作用。
另外四川汶川大地震,損失慘重,但是也得到中央和其他省份的格外關注,將成為下一個急速發展的地區。四川(包括重慶)本來就地大物博,長年有大量「人才」輸出,現在這次「危機」變「轉機」的過程中,可以帶動整個西南(包括青藏地區)的經濟發展。早幾年日本的大前研一便曾提出東亞七大經濟區塊的概念,事實上也已經在隱然成型,只是在北京中央政府效能的提升,整合力量增強的條件下,區塊的經濟發展和競爭,不但沒有造成「分裂」,反而有互助互補的「融合」現象。
以上這些中國式的經濟因素,足以說明中國這個「政經實體」絕不可視之為一般「加工區」。其幅員之大,經濟活動力之強,那能夠用逐水草而牧之的一塊「綠地」來定位。所以我們千萬不可因為中國沿海有些省份,倡導產業轉型,不歡迎所謂「高污染」產業,而誤以為中國已經不是投資的「寶地」,台商應該另覓棲地,或是預測台商「大逃亡」。我們反而要更冷靜地深入觀察和審慎思考,拒絕成為膚淺而「一窩蜂」的一員。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