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資本主義發展,就用美國近一百年的發展可以做為典型範例,一直有所謂週期性的問題。在經濟發展往上衝了一陣子,必然要經過一段冷卻過程,否則就會有“過熱”的現象,可能導致經濟“出軌”。另外一方面,一國的經濟如果有兩季連續是負成長,那麼就歸類為所謂的recession,如果不用刺激消費,降低利率等措施就會惡化為大蕭條(depression)。但是經濟發展真的是這麼進行嗎?首先據以作成結論的數字真能準確反映人類所有的經濟活動嗎?那麼日本過去十五年,有好多次連續幾年產生負成長,為什麼就沒有變為大蕭條,其生產量還是維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美國的成長率從來都是正數,這次因為金融危機一爆發,馬上就面臨大蕭條的危脅,可見用數字不能明確闡述人類的經濟活動,起碼現在的科技和累積的經驗還沒有辦法把經濟學定位為科學,許多時候1+1就是不等於2,社會的人文現象遠比一堆數字要複雜的多。
美國自從1929-1932年大蕭條以來,經過了好幾次的經濟衰退,近者如80年代的經濟衰退, 2000後的科技泡沫破滅,都是由聯邦儲備委員會出面降低利率,提供大量信用,刺激大眾消費,而將美國經濟硬是搬回軌道,繼續向前衝。但是這次的問題也可依樣畫葫蘆,便可相安無事嗎?美國的問題是生產力和消費的不相稱,過去這十多年來,其總生產量低於其消費量,這意味著美國人過度消費。能夠使它撐得住的,有兩種可能,一就是他們在吃老本,把過去累積的財富,像敗家子一樣敗掉,另一種可能是用別人的錢填補窟窿。最明顯地美國幾十年來對外貿易赤字,靠的是外資回流才得以維持收支平衡,但是一旦外資撤退,美國馬上就會發生財庫挖空的危機。這種從最大債權國變為最大負債國的情況,必然是美國的一大隱憂。
所以說美國如果繼續用單純的刺激消費就想解決問題,那真是太令人擔心了,刺激消費即便是能一時穩定金融機構不紛紛倒閉,工廠不陸續停工,但只是將問題往後拖延,如果再一次爆發危機,大概就無藥可救了。事實上這次危機剛開始時,美國政府救了AIG,救了幾家小銀行,就已經耗去千億以上,接著Citibank也要有外資挹注,二大汽車公司破產,後來可能還有許多未爆彈,這讓總國債已有12兆(2009年預估再增加1.4兆)的美國政府能夠輕鬆應付得了嗎?
美國政府的國債已經不斷攀升,而其民間的債務也持續惡化,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消費者的抵押債務僅占家庭資產的40%左右,而現在已經達到了50%,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數額已經翻了一番,另外有70%以上的消費者借貸都是由房產擔保的。
自從華爾街“發明”房產次貸證券化以後,可以用於房貸的額度突然爆增,同時主張“新保守主義”的共和黨布希總統入住白宮,極力主張自由放任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即梅林,高盛,摩根,培爾史坦和李曼兄弟)運作這筆看似無窮無盡的財源。本來美國自從大蕭條以後就警覺到房產主要貸款(prime mortgage)是發展經濟的重要一環,房地產的開發可以像火車頭拖動整個經濟前行,所以特別制定法律將房貸業務交給儲蓄銀行(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s)經營,和一般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s)區隔開來,這種作法還有一個深層意義,那就是將民間儲蓄和房貸畫上等號,鼓勵人民儲蓄。根據經濟學的原理,儲蓄代表生產力減去消費的剩餘,這在工業發展以後的社會才有可能,古時候只有貴族,地主,統治主才有能力儲蓄,民間能夠糊口就不錯了,那來餘錢儲蓄。古代中國相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政治較穩定,農業技術先進,各項生產包括工藝品產量一直排名世界前列,所以很早便有寓富於民的思想,可是歐洲自羅馬帝國時就是用武力徵收為手段,你爭我奪造成“殺雞取卵”的效應,一直等到工業革命以後,民間財富累積,中產階級興起,資本主義才開始發展。美國人早年也有儲蓄美德,80年代以前,最少也有11%,後來放任資本主義抬頭,到了2007年儲蓄率只有0.6%,2008年回升到4%。
房地產的價值本來就應該和生產力相呼應,舉個例子,筆者在美國紐約經營過房地產,由於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會和經濟樞紐,所以對於經濟,金融,市場價值都比較敏感和“先進”,當年我們計算一個物業(尤其是商業用者)都是以租賃價格為準則,一棟商業樓或者一間公寓的市價,基本計算方法如下;假設一棟房子的淨租收入(租金減去維持費,稅金,房貸等支出)如果有10%以上的投資報酬率(ROI),那麼這種房價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
這樣的計算方式最能夠反映一個社會的經濟實況,但是往往有其他因素得考慮,如美國則有黑白種族居住分區,未來房價升值,房屋新舊狀況,地方政府房屋管理政策等因素。後來紐約地產太火熱許多外資湧入,一度造成完全以最新市場價格為計算,只要有人買,什麼價格都可以。
這次美國次貸風暴就是將物業的信用條件不好的貸款,甚至第二貸(胎)或第三貸(胎)透過投資銀行當成證券發行集資,突然可用於房產的資金大增,無形中刺激房價在這十年內大翻2.5倍,一大堆紙上財富氾濫於美國市場,許多美國人(某種程度英國人,愛爾蘭人,冰島人)不顧自身負債能力,拼命花費次貸所提供的“虛錢”(paper wealth),有些人更是以信用卡借貸去支付日常費用,陷入泥淖而無法自拔。這個時期剛好又碰上世界最大保險公司AIG在倫敦的一個子公司大膽開發次貸保險業務,曾經是集團裡最賺錢的部門,風頭出盡,但是後來發生問題,硬是拖跨總公司,幸有美國政府的資金注入,否則這個發跡于上海,成長於紐約的八十年老店,眼看就要毀於一旦。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消費市場占世界總額一度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即便到現在也還有百分之二十多,而其人口只占百分之四左右,這也造成美國大企業普遍不重視外銷,生產任何東西從來不需要也不屑考慮國外市場。更深一層研究,美國經過兩次大戰,一躍取代了歐洲各國變成世界唯一強權(一度曾受蘇聯威脅,但也僅限於軍事方面),人民心態上自然形成一種唯我獨尊的傲慢,雖然沒有像清朝乾隆皇帝那樣又傲慢又自我封閉,但是他們自我中心的偏頗心理已經到了相當程度。筆者於60年代到美國留學,發現一般老百姓不說,連高級知識份子,如新聞學的碩士班同學們,國際常識的低落恐怕連我們的初中生都不如,當時的各大媒體包括報章雜誌和三大電視臺報導國際新聞的份量大概不超過百分之十。就算頂有名的紐約時報,國際新聞的份量也極為偏低,有關中國的消息大概一個月也登不上一篇,更不用說刊在頭版了。
可是亞洲的日本,和緊跟在後的四小龍: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卻是努力學習美歐的科技知識,風俗人情,地理歷史,積極開展外銷市場。這些國家幾乎一面倒向英、美,當時被蘇聯和中共罵得好:“一群美帝的走狗”,其中香港、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傾向說英語的美國理所當然,日本和韓國被美國軍事佔領,自然被迫接受美國文化,經濟等的支配,台灣則是因為國民黨吃敗仗撤退來此,就算蔣介石仍有濃厚的民族意識,也不得不接受美國軍事援助,而全面向美國靠攏了。這在某種程度已經實現了湯瑪士、弗德曼(Thomas Friedman) 的地球扁平說,也就是世界最發達的地區(即美國)直接和五個戰後殘破不堪的地區發生密切交流關係。尤其是日本,因為受美國佔領,韓戰爆發時,許多軍需物資便都轉移到那裡生產,促成了日本戰後重建最重要的外在因素。這五個二次戰後經濟發展堪稱奇蹟的地區剛好又有深受中國儒家思想濡染的共通點,於是便有專家學者提出“新儒學”,認為儒家思想適合現代經濟發展,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探討。
這二十多年來美國的消費事實上有相當部分是浪費,二次大戰以後美國大量修築高速公路,其結果固然刺激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造成汽車文化。美國一個家庭從一輛汽車變成兩輛、三輛,有的中產階級幾乎一人一部車,這對美國人的生活形態有非常巨大的影響。首先美國開始deurbanization,也就是離開大都會市區,在四周郊外(suburb)建立許多衛星城鎮,人們的居所從較有效率公寓式的逐漸變為“富豪式”的獨門獨院,而且院子從半英畝變成數英畝,房子面積從數百英尺擴大到上千英尺,於是冬天暖氣,夏天冷氣的耗能倍數成長,同時個人汽車成了必需品,開車上班動輒上百英里。因為居所分散的結果,住商分隔(有的地區是由地方立法強制住宅區不得開店),所以有時候買麵包也要開車才買得到,這就鼓勵大型購物中心的林立。這些購物中心起先是露天由一排排各式小商店構成,後來發展為室內的,規模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眩。這種稱為“購物魔”(shopping mall) 的,吃喝玩樂各式商店無所不包,有的連專供結婚用的教堂都有,大概只差殯儀館沒有。由於這些大型購物商場設有數千停車位,離主要住宅區大概不出二十分鐘的車程,十分符合汽車文化生活形態的需要,所以成為美國人生活的中心,有事沒事全家大小都會習以為常的往那兒跑,於是大城市的商店大量萎縮,留在市區的人多是買不起車和大房子的窮人,市中心變為鬼城(ghost town)。
這種on the wheel的生活方式對於能源消耗,行政和教育系統的分散,建築材料的浪費,從環保和資源使用的角度衡量極不合理的,偏偏美國人還在世界各地四處宣傳:“自由、民主”的時候,有意無意地也推銷汽車文化,西方社會為主的歐洲、澳洲、紐西蘭當然跟進,就連中東,南非也都開始模仿,日本因為人太多,地太狹窄,印尼則是太窮沒法學樣,中國雖人多但地大,這幾年經濟突飛猛進,沿海地區有些所謂中產階級也開始買車買別墅,享受美式生活,只是全世界都學美國汽車文化的話,別的不用說石油和鋼鐵的消耗量最少要增加二十倍,遠超過全世界產能的負荷。所以單從這個角度,美國文化和生活模式不可能成為世界其他地區的楷模和學習對象,換句話說,二次戰後美國到處宣揚“國威”豈不都變為空談。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