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金融危機而追溯其背後成因,我們得從當代金融現代化說起,70年代初期尼克森執政時,為了應付美國貿易赤字和越戰龐大軍資,美國政府開始將美元脫離金本位(當時1盎士黃金固定為35美元的匯率行之有年),世界各國可以自由兌換貨幣,這一措施整個改變了世界金融市場,企業跨國貿易必須考慮匯率差額因素而採取一些保護行動。1972年有一位律師名為麥拉默(Leo Melamed)看出這種市場需求,於是在芝加哥期貨中心首次以貨幣為標的,仿效農產品期貨購買模式從事貨幣兌換商業行為,後來以貨幣為本位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均是直接起源於此。
芝加哥作為自由市場貿易中心其實也非偶然,在芝加哥任教的密爾頓、弗德曼
信用管制被放鬆,促使投入房貸的來源擴張,想買房產的人比較容易取得貸款。當時歐洲各國多少還有些疑慮,所以成立歐洲貨幣系統作為貨幣管制機構,但是美、英卻開始採用自由貨幣政策,直接的結果是美元和英磅的升值,間接的造成兩國出口的萎縮和加深80年代的經濟衰退。
另外一個結果是讓保險業和退休基金能夠自由進出各國,帶給整個金融系統的洗牌,小型的經紀公司被逐漸淘汰,跨國型的大基金和經理人成為主角。紐約是率先進行這項改變的金融中心,這也為以後五大投資公司幾乎壟斷國際金融市場開創平坦大道。
接著英、美領頭採取一連串金融鬆綁政策,包括金融商品經紀佣金,甚至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分界,到後來讓投資銀行也可觸及原本只有儲蓄銀行(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s)可以經營的房貸。到了布希時代,房貸可以自由轉換為“證券”,導致次房貸的資金大增,同時造成產權分割而使得誰是債權人都搞不清楚。這些放任措施直接演化為次貸風暴,到了總結算的時候,全美至少有200萬戶繳不起房貸(主因是貸款額度過高)紛紛被銀行接管 (foreclosed),有人估計假如政府不出手干預,未來三年還會有高達600萬戶付不出房貸。
另外金融業者參與股票的比率從1980的5.2%到2007年的23.5%,同時也進入期貨市場,根據芝加哥大學兩位教授的設計,投資銀行甚至將衍生性商品期貨化,進一步將債券(bond market)國際化,開創壞賬保險(AIG為主要保險業者),表面上分散風險,促使銀行放心大量貸款,認為民眾和市場經濟兩受益,弄個皆大歡喜。
次房貸市場原本就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經過證券化和國際化以後,更是發展得快速,根據美國STFMA的統計,美國資產擔保的證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從1995年的3千多億到2007年已飆漲到2.5兆(2008年未有大變動),足有八倍之多,這也難怪美國房價應聲而漲,每年以7.6%升值,遠遠超過美國同期GDP年成長率的2-3%,證明美國生產力跟不上房地產的升值,許多人無法負擔房貸付款乃是必然的結果。根據一項統計,這次金融大風暴,使得美國每戶家庭淨值下降了四分之一,近兩年內全國房產總值從13兆降到8.8兆,退休基金從10.3兆掉為8兆即可見其端倪。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