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對中國產業轉型是參與還是逃避

國際間流傳著一個說法,中國許多跨國公司用的是中共過去的戰略和戰術,才能如此迅速地從一無所有做到傲視群雄。譬如先是用人海戰術,以大量低薪工人建立加工業,等到有了相當的技術水準和生產經驗,便以國內和第三世界市場為起點,累積銷售和售後服務等經驗,然後設法進入歐美市場,此所謂「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而戰術方法則是以遊擊戰和挖牆角的做法,有耐心地逐步攻略各先進國家的核心市場。這種分析某種程度有其事實根據和理論基礎,但是據此即認為中國企業都是依此一大策略(grand strategy )行事,那未免太高估對岸的經濟規劃能力了。

但是另一方面歐美有些專家學人循著西方的思惟模式和所謂的「商學院派」模式去分析和判定中國經濟會崩潰,則是會陷入「作繭自縛」的尷尬。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美國華裔第二代章家敦了,他以美國律師的身份,遵循華爾街定下的規律,憑藉一些西方財務規範所作的資料,再引用一些道聽塗說或偶發事件,做出中國經濟必將崩潰的結論。那是2001年的事,已是8年過去了,我們不但沒有看到中國政經的崩盤和社會架構的分解,反而見證中國整體經濟的持續成長,社會的相對安定,政府體系的效率增強(2008年南方大風雪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災工作表現優異),成了帶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之一。反之,章先生所引以為傲的美國有那麼多的「一流專家學者」,卻沒有幾人預測到美國2007年以來的次貸風暴,也無法阻擋牛仔性格的布希總統蠻橫地下令進攻伊拉克,淊入泥淖五年之久,他執政期間疏離中產階級,促成經濟和金融困境, 使得共和黨大選失利, 將第一位非裔的歐巴馬送進白宮,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我們暫時把看好或看衰中國發展的兩派爭論擱置一邊,讓我們討論一下,在兩岸關係逐漸改善,雙方交流更趨頻繁的時候,台灣要如何因應中國從加工經濟型態,轉為製造業的龍頭老大,而且許多公司成長為大型的跨國企業。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政經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主軸之一,直接影響和甚至帶動全球經濟走向,我們如何利用地緣、人文、自然環境的優勢,制定國家政策,開發新專案,培育新一代人才等方面,通過集思廣義,審慎思考而後釐定有願景,有內涵的策略和務實可行的辦法,應該是馬政府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我們建議至少在經濟發展方面,採取「三化政策」,那就是︰

1.      小而美的精緻化︰要做到小而美就必須精緻化,我們無論在開發觀光景點、精緻農產、傳統工藝再造都必須細緻的規劃出最頂尖的產品和專案。這樣才能發揮一個小區域人才集中的優勢。就像瑞士的鐘錶業,芬蘭的Nokia手機,丹麥的文化項目,在大歐洲的環境下,這些小國找出自己的產業定位,不需要和英、法、德等國大規模產業來競爭。

2.      尖端設計的科技化︰譬如IT工業的設計能力,台灣本來就有一定的領先地位,在這一方面政府應繼續用租稅減免的獎勵辦法刺激其發展。但是應儘量強調創新創意模式以維持優勢,而不是用限制或管制的官僚模式將自己局限。

3.   自由創意的文化產業化︰台灣有多元化的文化環境和背景(不是用排斥和抹殺去執行文化和教育政策),我們應該運用最新科技,最有效的商業模式,最有願景抱負的人才去發展有文化涵意的項目,逐漸形成產業聚落。其實文化產業多半都是一兩個頂端專案先有所突破發展而成,譬如紐西蘭的Peter Jackson拍製三部魔戒,促成電影工業上下游的聚落,或者丹麥利用安徒生童話發展一系列的觀光景點和文藝節目。

台灣如何根據上述中國和台灣產業的優勢,尋求雙方進一步合作,以互助、互補和互利的模式迎接下一階段經濟發展,對台灣而言這恐怕是最後一次有利的機會。台灣目前尚可以發揮「小而美」的優點,強化創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大陸市場,成本創新、資金規模等條件,主導性地集中數個產業和對岸密切合作進軍世界市場。

我們可以認真考慮下列幾項產業,主動和中國大陸合作,謀求開發國際市場︰

1.    品牌的建立,台灣電腦業已經建立了如ACERASUSBanQ等數個知名品牌,不論在亞洲(包括大陸)、歐洲都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問題是如何以累積的市場經驗,利用兩岸研發和服務人才,更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美、日市場贏得一定的佔有率,甚至可以進一步擠進電子零售業的前五名。這不僅要有業者自身的努力,和取得對岸的配合,還要政府以減免租稅、獎勵兩岸研發資源整合(工研院即為一個很好的管道),直接補助品牌推展費用等辦法為台灣開創新局面。

2.    強化兩岸設計產業合作,台灣資訊流通、思想自由、民間創意活動力強,大陸培養訓練人才容易,基層設計人才不虞匱乏,設計專案需求量有相當規模,所以兩岸合作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創新和創意的設計能力實際上是工業成長,各項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政府必須採取積極參與的態度,提供服務平臺、資金融通,協調整合等機制,直接鼓勵設計產業的成長。如果兩岸在設計產業合作有成,將會帶來雙方產業的發展極大利基。

3.    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點扶植,經濟部在過去幾年曾試圖推展八大電子商務產業,但是成效有限。原因是沒有焦點,牽涉範圍過廣,又難以和其他部會(如文建會、教育部)協調配合,沒法作重點突破,更談不上線的建立或面的擴大。譬如紐西蘭只靠「魔戒」的三部電影,揚名世界,名利雙收,然後逐漸建立上下游產業鍊,成功吸引好萊塢電影人才,再進一步開發電視劇拍攝和其他大堆頭電影(如納尼亞傳奇)的製作和發行,成為好萊塢以外最大的西方(英語發音)電影工業重鎮。本來我們很有機會和紐、澳合作共同開發高科技動畫和特效, 可是在扁政府時代被少數人把持行政院開發基金否決掉一個紐澳政府支持的拍片計劃,而馬政府忙救災(八八水災)滅火(如美國牛排進口風暴,地方選舉頻頻下鄉)都來不及,對國家的產業發展缺乏通盤考量,沒有跨部會的恊調,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把注意力放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