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裡通常分宏觀經濟(macroeconomics)和微觀經濟(microeconomics),前者是以整體和制高點,如失業率、通貨膨脹、貨幣發行,利率和產業趨勢為主題。後者是從具體活動如市場狀況、企業營運、消費趨勢、家庭收支等為元素。顯然的後者因為是第一手的情況,具體活動容易收集數位和資料,所以爭議較小,事情也容易看得清楚;前者則是牽涉的層面較廣泛,而且往往是間接和第二手資料,事情就較為複雜。而且這一類多半須要政府或特定組織(如WTO、UN、貿易協定、關稅局等)參與,對於某一項措施的影響和效果也不容易有定論。但是宏觀經濟往往影響微觀經濟甚巨,經常會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後果(不論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所以更應該受到我們的關切,起碼我們要有基本認識。
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最主要的部分當然是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這些是整個經濟的主體,是根本和源頭。但是這些活動又不能沒有政府和一些特定組織的參與,協調和監督。道理很簡單,許多橫面
官方和民間的互動關係其實只有兩個字:“平衡”,任何走極端的方式都行不通。事事都要管的社會主義做法自廿世紀初到廿世紀末在許多國家進行試驗,結果很明顯的是行不通的。由政府透過官員和行政人員要掌控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不但會累死“好官”也會養成許多“貪官、壞官”,因為人民許多生活的選擇和需求是要他們自己去決定和追求的,不需要別人特別是官員為他們決定。這也就是市場經濟的可以發揮處,否則會因為政府管得太多,讓老百姓失去“原創”(creativity)和“革新”(innovation)的動機(motivation),使得整個經濟活動少了活動力(mobility)自然便停滯不前。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所謂的的放任資本主義,強調政府或者公共機構的管制越少越好,任由民間或市場自行調節,認為外力不應參與。近代這種政策在美國開始於雷根總統,放鬆各項規則(deregulation),初期效果確實不錯。譬如航空、電信、金融等法規的放鬆,經濟繁榮自上而下(trickle down economics) 的理論得到驗證。後來由Greenspan加以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對華爾街投資銀行的放任,完全不管制金融衍生商品,終於造成不可收拾的這一波金融崩盤和經濟大衰退,證明自由資本主義政策的謬誤。
資本主義還有一個商業週期的問題(business cycle),也就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有所謂過熱的毛病。而經濟大衰退的時候又要用刺激消費甚至戰爭來重新啟動經濟,如果這種惡形循環無法澈底解決,西方標榜的自由資本主義就不是一個完美的模式,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尋求更好的模式。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出,現代經濟政策經過許多實驗已經可以達到一些共識:
1.任何以單一意識型態為基本指導原則都是行不通的,國家的經濟政策須要有彈性,需要隨時調節而不可教條化、僵硬化、單一化。現代的經濟確實是日趨複雜,國際貿易的急速擴大,促成跨國企業集團的大量興起。原物料、資金、人才、科技等已不是任何一國可獨佔,而形成多國經濟結構。這種全球化的結果: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以至於世界各國之間已經是共存共榮。當然任何一個地區發生問題必然會影響另一個或多個地區,這個時代真是已經進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時代。
2.對於經濟的發展,政府與民間的關係既要合作也要相互牽制,務必追求一種走鋼索式的
平衡。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模式可以一勞永逸的,反而需要永遠的警惕,隨時準備調整和修正。我們必須認知經濟活動和經濟政策相互間可鬆可緊,又鬆又緊,沒有一成不變的,尤其是意識型態更有其局限性,雖不能完全棄之不顧(因為經濟以外的領域,如社會秩序、道德規範、文化價值、教育制度都需要有一些核心價值的建立),但是硬性的教條主義,不論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無法完全適用於現代經濟運作。所以說不管什麼政策和辦法,只要在一定時段,一定的地區能夠適用或解決問題,就應該被採用。這也就是鄧小平講的“不論是黑貓或白貓,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根據Nariman Behravesh的著作”Spin-Free Economics”的陳述,經濟學家有下列共識:
l 全球化好處多過壞處,因此不應被限制。
l 市場為基礎的對當前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要比命令式和管制式的要實際有效許多。
l 政府確有責任改進收入的公允分配,但必須避免可能的扭曲和斵害工作的誘因。
l 壟斷(除非短期間為了鼓勵創新的狀況)和反競爭對經濟總是不好,而反托拉斯(antitrust)的法律應被嚴格執行。
l 財政政策可能在短期內有效,但貨幣政策對紆緩商業週期(過熱或衰退)的影響會更有效得多(但是有其局限性,不可太過倚靠它)。
l 政府確實可以扮演有利於經濟的角色,但是財務健全的小型政府長期來看是最有效能的。
一般而言,專家對於微觀經濟較少有爭議,但是宏觀經濟,因為涉及政府財政政策(預算、公共建設、貸幣政策、金融管制、匯率、失業率等)和整體經濟(通膨率、進出口、GDP成長率等),所以爭議不斷,幾乎沒有一個定論。只是過去這二十多年Behravesh認為專家和經濟學者學到了很多教訓和經驗,大家共認商業週期冷熱現象可以用貸幣和利率加以調節,各中央銀行應該遵照明確的規則有彈性地執行貸幣政策,而國家預算長期雖然要維持平衡,但在衰退時期則不妨增加赤字以應急。
作者也指出公眾對經濟專案的看法往往和經濟學者有很大的差異,他認為這是因為一般大眾無法理解深層原因,往往造成迷惑和衝突(confusion and clashes)。他舉下列兩個例子:
* 93%的經濟學者認為新科技、國際競爭、預算減縮是對整體經濟有利,但只有43%的公眾同意,有31%還堅認是有害的。
* 75%的大眾認為油價上升是因為石油公司想多賺錢,而85%的經濟專家表示油價漲跌和供需有關,並非人為操作。
然後他列了31項經濟現象得到至少6成以上的經濟學者認同(調查來自 Richard M.、Alston, J.R.Kearl, and Michael B.Vaughan,“Is There Consensus amoung Economists in the 1990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1992, and Dan Fuller and Doris Geide-Stevenson,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Revisited,”Journal of Economic ducation, Fall 2003),在此只列出幾项供大家参考;浮動和有彈性的匯率提供國際間貸幣有效率的安排(95%經濟學者同意)、關稅和進口限額減少整體社會的福祉(94%)、污染稅或可轉售的環保許可證比單純污染管制有效(94%)、房租控管造成房產數量和品質的減退(93%)、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是主要因為其他國家的貿易障礙(91%)、如果想要平衡聯邦預算,應該是用商務週期為計算而不是一年為單位(90%)、財政措施對失業率高的社會可以有較大的刺激作用(86%)、設計適當的財政可以增加長期的資本形成(85%)、
美國政府實施的收入重新分配(透過稅率和福利支出等)是恰當的做法(83%)、通膨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過多(83%)、應該增加個人所得稅的節稅比例(83%)、聯邦預算赤字過大會傷害經濟(80%)、
美國收入分配不勻並非受全球經濟的壓力和出入口優惠的影響(75%)。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