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無法標示許多經濟活動和人民福祉

人類的經濟活動不是用統計數字或者複雜的方程式可以表達清楚的,因為數字之外還有許多變數會影響經濟,就以各項資料而言,牽涉到搜集過程中,人為的操作份量太重,常常會被扭曲或遺漏,得到的結果可能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拿GDP這項數字看,它的基本定義為全國國民和非國民在一國之內所有生產和服務的產值的總和,表面看起來這有什麼難,你只要將各地稅務機構的各種企業的季報表加以適度的調整便可得到一個較為可靠的數字,但是事情真這麼簡單嗎?首先GDP都是以美元為單位,在美國一塊美元就是一塊美元(有時也還要考慮物價因素和美鈔發行量等),如果人民幣換算成美元,這裡面就有匯率的問題。早年北京的中央政府發行人民幣規定四元換一美元,後來在80年代一口氣大升為8.4元換一美元,一夜之間匯率變動50%以上,而這過去三年人民幣又從8.4元降到現在6.8元,對美元足足升值21%左右。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那麼是不是中國的GDP成長什麼事都不要做,這三年以美元來表達是否就漲了21%?而且匯率的變動除了經濟因素如國際進出口貿易額的增減,還有很多非經濟因素包括各國政府的操縱(中央銀行的干預),國際間的動亂,一國國民的心理期待都會影響匯率,從而影響GDP的數字。

還有GDP的內涵五花八門,生產實體商品和無形的服務都包涵在內。實體商品當然容易計算,但是服務呢?事情就不單純了,譬如人們在電腦上透過internet(互聯網)做了許多活動,你上購物網買件商品,也許可以計算出來,可是美國到現在還無法建立完整的稅法對網上交易抽稅, 自然無法列為資料,何況有許多活動一時不能用數字表現出來的,譬如透過網路產生的以物易物或甚至於Ebay的交易平臺所發生的交易,政府統計機構就很難搜集完整。又譬如許多地下經濟發達的國家如一些亞非國家有人估計可能有1/3的經濟活動是地下從事的,政府統計局到那裡去找這些資料?

上面說過GDP包涵兩大類;實物生產和服務,而這兩項的所占份量的比例各國多有不同。一般而言,服務類的比例越高,表示這個地區的開發程度越發達,反之這個地區是靠原物料或加工為主要經濟來源。如果一國的GDP太偏向某一類,一定會產生許多後遺症,尤其是一個廣闊地區或一個大國,如歐盟、美國、中國、俄國、印度和巴西,其經濟結構不可太過偏頗,所以中、印兩國如果注重實物或服務加工和承包,缺乏配套服務業(如金融業,市場行銷網,社會保險制度等),那麼只能一直幫人家加工,做一個產品供應商,(產品是一項貨品從工廠生產出來,但是還要經過包裝和行銷管道,才能變為可銷售的商品)。但是歐美各國如果一味發展服務業(包括軟體,金融產品,網際網路活動,保險和娛樂業等),那麼就有產業空洞化的危險,不但會有高風險,而且在原物料(2007年到2008年前半年)有大波動的時候,或服務系統(如次貸)發生問題,對經濟活動會有非常大的衝擊,這次華爾街金融風暴造成經濟大衰退(也許已經可以稱為大蕭條)便是一個最好的明證。

對於GDP做為一個國家的經濟重要指標,許多人都有意見。尤其是這次經濟風暴更是曝露出只顧著國家的GDP成長率而制定金融和經濟政策,不但有失偏頗而且會斵害國家甚至全球的長遠福祉。法國總統薩科奇於2008年聘請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也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擔任主委,並由哈佛大學印度裔的教授沈恩(Amartya Sen)為顧問成立經濟表現暨社會進展度量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rogress),希望全面檢討GDP經濟指標的缺失,同時開發一些其他的測量工具可以較深入和廣泛地反映經濟活動。在2009924日一份291頁的報告終於出爐,已引起廣泛的注意和討論。

該報告首先指出以GDP表達一個經濟體活動有其不足的地方,因為還有環保,財富(資產)和許多生活品質的因素都沒有包涵在內,尤其是財富分配和人民真正的感受也無從表達。所以說GDP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指標有很大的局限性。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當一個國家的都會區交通堵塞非常嚴重的時候,汽油用量會大增,當然GDP跟著會成長,但是這種成長不但是浪費而且會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負面影響很大。

事實上,國家生產淨值(net national product)也就是將折舊(depreciation)考慮進去,或者居戶(household)的實際收入(real household income),這兩種指標可能更貼切地反映人民的生活狀況。我們不是說GDP是錯的指標,但它絕不是唯一指標,而且它常被誤用。另外GDP是年度計算的指標,它不但無法表達人民真正的福祉,更不能在經濟,環保和社會層面上有持續性(sustainability)的意義,也就是缺乏長時期的效應。譬如發展中國家經過高成長率以後,開發到達一定程度,其GDP成長率必然會大幅下降,或者某一個地區靠借貸(indebtedness)加速GDP的成長率,那麼遲早就會面臨經濟危機。

該報告從度量(measurement)的技術和觀念兩方面檢討當前太過倚重GDP的不當,並且試圖發展一些新的度量指標。所以它提出12項建議,先從觀念上討論,我們只摘要列出大綱,至於技術性的討論,讀者可直接閱讀報告全文。

建議1:當評估物質生活條件時,最好以收入(income)和消費(consumption)為標杆,而不是以生產(production)計算。

儘管GDP是最廣泛使用的度量衡,而且具有國際共識的計算準則,所以它主要是市場的生產面以貨幣(美元)表達,若是用為生活優劣的標準往往會誤導政策的制定。國家收入淨值,家庭收入和消費,市場消費品價格和生產成本等資訊更能顯示物質生活的實況。

建議2:強調居戶(household)的立場。

人民物質生活的水平最好由居戶的收入和消費衡量,根據過去的經驗,居家的純收入往往和GDP的平均個體收入有一段差距。這是因為要將稅賦、社會福利、貸款利息等考慮進去。

建議3:財富(或資產)應和收入,消費合併計算。

我們要試著建立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如此才可能瞭解收入和消費如何牽涉
資產,有時候消費可以是眼前的享受,但可能會耗了老本,害了未來的前途。當然以目前的估價方法很難估算資產價值,所以新的非貨幣的衡量方法需要開發。

建議4:收入、消費和財富的分配重要性。

除了平均值之外,我們應該注意到收入、消費和財富是如何分配的,所以貧富兩端的相關資料就變得很重要。另外應該將收入和資產一併考慮,如此可以顯示低收入但有高資產的居戶應該比中收入但沒有資產者較有保障。

建議5:要將收入的度量擴大到非市場性的經濟活動。

居家和社會功能在近世紀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由家庭成員生產或提供的服務,現在大部分可在市場購得。所以同樣的物品和服務要工作多少時數才可以取得,便是一種很好測量生活品質的方法。或者從另一個角度,即一個居家的成員有多少休閒(leisure)時間也是決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我們可以條列一些重要元素:
a、   物質生活水平(收入、消費和資產)
b、   健康(包括醫療)
c、   教育
d、   個人活動特別是職業工作
e、   政治發言權和監督
f、    社會聯繫和關係
g、   環保
h、   經濟和身體的安全保障
建議6:生活品質決定於人民的客觀條件和能力,所以應該加強對健康、教育、個人活動和環保情況的測量,特別是要多致力於度量衡能標示出社會聯繫(social connections),政治性的發言(political voice),不安定性(insecurity)以預測生活的滿意度。
以上功能和能力的度量不是由人們自我主觀的認識,而是要有外在的評估,但必定牽涉一些“價值判斷”(value judgment)而非純技術性的運作(technical exercise)。儘管是“價值判斷”,但大家已有相當的共識,生活品質取決於6大領域:健康、教育、日常活動(包括工作和居家)、參政的過程、社會和自然環境和對人身和資產的保障。到目前為止,能夠有效統計這些指標的方法還未臻完備。
建議7:所有生活品質指標必須考慮全面的不平等現象。
評估各個層次的不平等應該是跨越種族,社會和經濟群體,性別和年齡,甚至延伸到移民族群。
建議8:調查的設計應該顧慮到生活品質的各個領域(domains),所得的資訊應該應用到政策的制定。
非常重要的是每一個領域的發展如何影響到其他領域,而所有領域的發展要如何和收入聯繫起來。設計任何某些特定領域政策的時候,有必要考慮對其他指標的影響,特別應該考慮到在數個領域都處於劣勢的族群。
建議9:統計部門應該提供必要的資訊,以便建立不同的索引(index),用以累積生活品質的各個層次的資料。
這裡也要強調生活品質不只需要多元的指標,也需要單一性總結的度量衡。主要是看統計體系如何設計問卷調查,是否願意投資收集相關資料,以便用為標示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喜好。
建議10:主觀和客觀的幸福度量可以提供關鍵的生活品質資訊,統計機關應該探尋人們對生活的評價,快樂的經驗和優先的秩序。
過去的研究結果顯示有可能搜集到有意義和可靠的有關主客觀幸福指數的資料。因此在大型或全面性的調查中應該將經過小型和非正式調查證明有效的問題包括進去。
別外如何估計幸福程度的持續性也很重要,但是預測未來會牽涉很多複雜因素(如氣候變化),使得此項工作更為困難。
建議11:估計持續性要有一個載有許多量表的面版(dashboard),其特徵是要能夠解釋不同的變數,但以目前的技術基本上只能集中在經濟方面的持續性。
一種測量的方法是檢視每一種儲量(reserve)的變數,以預估未來的狀況,另一種方式則是將所有資產轉換成等值貨幣,但這只限于一些較易用貨幣估價的指標。
建議12:環境的持續性狀況值得以慎選的實體指標表達。特別是那些已經接近危險程度的環境破壞(如氣候變化,魚產耗盡等)。
環保的種種指標需要用貨幣以外的度量標示出來,譬如排碳量和溫室效應,這需要科學界的參與,並且需要跨國合作,幸好在這方面已有很大的進展。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