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爾街發生危機以後,那些投資銀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裁員,在紐約設有總部的金融界失業人數, 自2007下半年開始根據初步估計已經超過15萬人。因為美國金融界一向是MBA的最大雇主,可以推測這次被解聘的MBA應該有數萬人,這真是一次MBA的大災難,讓一批批的“天之驕子”一下子被貶到了凡間。
接著就有消息,聰明的中國企業甚至政府機構紛紛派員趕赴紐約,廣募華裔的MBA們,希望這些楚才晉用的”優秀留學生”回到家鄉,報效祖國。後來印度也開始有樣學樣向他們的同胞招手, 也吸引了一批歸國印僑。前不久CNN還有過一段專訪;一對年青夫婦帶著女兒,如何從多彩多姿的紐約生活圈回到印度的外包服務中心Bangalore重新適應祖國生活的一段經歷。
中、印兩國果然是發展國家中的兩顆明星,懂得搶先爭取資源,包括寶貴的人力資源,特別是經過美國名校訓練的華爾街人才。只不過這和美國的現況有強烈的對比,現在的美國把華爾街“貴族們”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尤其是越高級越惹人嫌。新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公開說這些人是貪婪自私的一群,必須嚴加監督。
許多人認為就是這批人搞出什麼衍生性的商品(derivatives),如資產擔保證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玩著複雜的數字遊戲,才引發世界經濟大衰退。更糟糕的是後來揭發出來的醜聞,如一級主管的超高薪資和梅道夫詐騙案(Madoff Case),以及AIG在被政府挹注了上千億美元金援之後,居然還敢發放1億6,500萬的紅利,這簡直是公然向美國大眾挑戰,有些人因此氣炸了,甚至發出對AIG主管們的生命威脅。美國國會也以超快速度通過新稅法,對這類分紅要抽取百分之九十的稅金。
因為這一連串的事件,華爾街這塊金字招牌變成人們吐口水的對象,把整個金融風暴引起的經濟衰退怪罪在那兒工作的人,這批人(特別是MBA們)從被人稱羨的“高學歷、聰明、高科技化、有國際觀”的高人一等的白領階層淪為被罵成了“自私、貪婪、愛耍小聰明”的罪人。
說句公道話:美國經濟出問題,固然是由房產次貸的崩盤所引發,但如果就因此一股腦地怪罪於創行次貸的金融界,也未免太過單純化,太急於找“替罪羔羊”了,美國的放任資本主義,無止境的消費形態,被利益團體綁架的政府和國會都要負更大的責任。
至於MBA自從哈佛大學於1908年首創有關課程以來(當年是4年為一期, 直到1919年才有4人修完所有課程畢業),就不斷引起一些爭議,但MBA學位後來被企業逐漸接受,到了三十年前開始炙手可熱,成了進入大企業,顧問業,或者金融界的敲門磚。可是近十年由於MBA在職場上的表現,許多商界和學界開始提出種種疑問和看法,使得美國各大學重新檢討MBA課程的編排和訓練方法。
對於檢討MBA缺失和建議如何改進的著作中,收集資料最為完備而且有深度的莫過於“Managers Not MBAs”(台灣譯為MBA≠經理人)一書了,其作者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教授曾任教於多所大學,開的課程主要以管理學為主,他現在是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管理學克萊恩講座教授。他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策略學者,也是最具原創力,最不流俗的企管思想家之一。「他以工程師般的專注與熱情,持續凝視企業的真實面,他關注的主題環繞在經理人的角色、策略規劃、直覺的重要性、組織結構, 與MBA教育的改革」。2001年“金融時報”推舉他為十大最佳管理學者。
他在書中導言開宗明義認為“管理屬於實務”,由手藝(經驗)、藝術(洞見)、以及些許科學(分析)混合而成,教育過分強調科學,便助長了所謂的“計算形”管理;若畢業生自認為藝術家,就會出現所謂的“英雄形”管理,但是我們需要平衡、認真,屬於“投入形”的管理人,他們應堅信自我目標是讓組織更強盛,而不只是抬高股價,貪取紅利,他們不會借領導之名行傲慢之實。
他認為MBA的首要目標是訓練懂得有效管理人才,而有效管理就是將藝術(art),科學(science)和手藝(craft)三者交會,但是一群沒有實務經驗的學生在教室裡,根本無法達成這個目標。所以這樣訓練出來的人不是分析過頭的計算形(calculating),便是虛構藝術的英雄形(heroic),而這兩種人和較以經驗為基礎的投入形(engaging)管理風格形成對比,後者講究的是平靜、連貫、富有參與感和啟發力。可是哈佛商學院在2004年決定把工作經驗門檻降低到兩年左右,甚至還接受剛畢業的大學生申請入學。明茲伯格教授很不以為然,所以他說:「MBA課程是用錯誤方法, 訓練錯誤的人,最後造成錯誤的結果」。
哈佛商學院的MBA網站上宣稱整個訓練課程只集中在一個目標: 「養成領導企業的負責人」。在哈佛你要讀成百的案例報告,然後你要虛擬為企業主管每天上課時發表對某一個企業的看法並裁決它未來的路線, 儘管也許在你讀報告之前根本沒聽過這家企業的名號,這就是所謂培養領導人的方法。
那麼這些被訓練出來的領袖人物表現如何呢?在90年代初期明茲伯格和另一位約瑟夫·蘭派教授做了一個小小調查,他們發現哈佛畢業生後來成為大企業的負責人,19位中有10位澈底失敗(公司破產,合併失敗或被解聘)另外4 人處境可議,剩下5位表現還算不錯, 成功率只有26%(剛好美國卸任的小布希總統是哈佛的MBA, 也是歷任總統中唯一有此學位者)。
美國每十年就要訓練出100萬MBA,這些人在學堂裡渡過了兩年,他們自認為能用過度的資料分析,冷漠的管理方式就可以管理任何企業,結果是他們參與的企業被他們越管越糟,終於導致2008年的金融海嘯和經濟大衰退。
MBA受到無情的批評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大學商學院和學生將這個學位定位得太高,造成畢業生傲慢,不屑從基層做起,到那裡都想一下子便被賦于主管職位(而美國許多企業也真這樣做),如果我們比照其他專業(醫師、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學位以外還要有實際經驗和考試(或篩選)才能發給證照,這樣不但可解決對MBA的爭議,也可為企業挑選真正有用之才,而不是一批批被名利沖昏了頭的”新貴” 。
為了因應排山倒海而來的質疑和建議,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首先開始將課目分類式(會計、財務、行銷、人力資源)的教學,改為實際功能(顧客、竟爭對手、投資人、員工、股東) 的學習。這種試驗形的改變雖然只有三年多的時間,已經得到大家密切地注意。
同時史坦福大學則是澈底放棄統一的課程,採取對各別學生的生涯規劃和背景制定學程,這當然需要更多的師資和其他資源才能辦得到,不是一般大學可以模仿的。
另外還有其他大學如邁亞米大學要求學生到國外做交換學生一段時間,藉以增強國際觀和擴大視野。以上所述的課程改變都處於試驗性階段,到底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和新一代的畢業生的表現而定。
那麼始於1943年芝加哥大學的EMBA又是如何呢?明茲伯格教授認為找高級主管來進修,人是找對了,可惜大部分學校卻仍然用錯誤的方法,訓練對的人,自然還是造成錯誤的結果,譬如賓州大學赫赫有名的華頓商學院就自豪EMBA接受的是正規的MBA課程,簡介中說明:“授課內容相同,作業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在於教授方式,以及學生的高經驗值”。
明茲伯格教授終於忍不住,積極主動找上法國的Insead,英國的蘭開斯特大學,東京一橋大學,印度管理學院和麥基爾大學合作共同創立“國際管理實務碩士班”(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 IMPM)在1996年春天正式開班。他們強調只收有經驗的企業人,以這些學生自己的經驗進行各種管理問題的探討,而且一邊學習一邊回工作崗位驗證和磨合。所以課程訓練環繞著“管理實務和技巧”而不是商務功能和分析(如會計、財務、行銷、市場推廣,這些應該留給大學部吧!), 因為這個學程不希望訓練只懂得數字分析和商務知識,沒有實務經驗卻又號稱管理專家的半吊子。
雖然我們說當前的經濟困境不能完全歸罪於MBA們,但是明茲伯格教授在最近發表的一篇短文中還是認為美國企業管理的大失敗其實應該追溯到美國商學教育的缺失。他表示這次金融危機核心問題是企業管理危機。就以房屋次貸而言,他質疑為什麼這種衍生性商品可以存在,而且還蔓延到最有信譽的資優金融機構,答案是那些推廣者一心只想快速增加營收,自己拿到紅利,然後快速轉嫁給其他銀行,風險則由AIG分擔,至於後果怎樣管它的!
那些金融機構根本懶得管金融商品風險有多大或者是不是一堆垃圾,因為這些公司都是由英雄式的執行長領導而不是瞭解實情的團隊所管理,高級主管階層只是盲目跟從,一般員工則不願多管閒事, 樂得輕鬆。
美國現在面對的是管理上的巨大失敗
明茲伯格教授一再強調管理是一種實務(practice),要從工作中去學習,沒有管理人(不要講領導者了)是在教室裡面培養出來的。任何這一類的課程只能造就一群狂妄傲慢的“分析員”,這種不務實的概念卻被大量地帶進了美國企業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